首页 > 酒水资讯 > 酒水功效

浙江原浆酒53度多少钱一瓶,合兴坊原浆酒52度多少钱

黔酒汇 酒水功效 2022-10-12 14:06:18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05~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00 门店数量:5340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电唱机   

  

  8月27日,我国腐蚀科学与电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曹楚南在杭因病去世,享年91岁。他开拓了我国腐蚀电化学领域,进行了多项创新,多次圆满完成国防生产建设的科研任务,出版专著《腐蚀电化学原理》部。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曹楚南曾在《院士自述》中写道:“其实大家用笨功夫读书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我是通过学习中的成功和失败,工作中的摸索才认识到这个道理的,而且比较晚。”   

  

  浙江大学科协成立时,他曾说:“科学本身没有国界,但科学活动是有国界的。希望你们都能在爱国的基础上搞科研。”   

  

  腐蚀的先驱。   

  

  1930年8月,曹楚南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沙洲区合兴乡中兴镇的一个书香世家。曹楚南有五个兄弟,都考上了大学,在当地广为人知。   

  

  1948年,即将迎来高三统一考试的曹楚南突然患了急性阑尾炎。手术后,他身体虚弱,想过放弃统考。在班里两个同学的强烈劝阻下,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忍着病痛,坚持回到学校,参加了上海几所大学的招考,最终被同济大学化学系录取,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   

  

  1952年曹楚南大学毕业时,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都是废墟。关于腐蚀的科学研究几乎是空白。没有先进的设备,我们找不到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因此,他依靠自己优秀的外语能力,与他人合作翻译了三部国外腐蚀方面的著作,之后又自己翻译了两部,为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0年代末,曹楚南是铝合金阳极氧化研究的实际负责人。有一次,他从国外的这个课题的研究结论中发现了一个秘密的新定律,于是开始躲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计算。几个星期后,他终于证实了自己的观点,得到的动力学理论方程在我国腐蚀电化学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铝合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许多科研成果得到了广泛应用。   

  

  20世纪60年代,四川含硫天然气管道因腐蚀发生泄漏爆炸。1966年,曹楚南参加四川威远含硫气田井下设备保护研究,来到山区威远气田,吃住在棚子里,每天花两个小时走40多里山路往返试验井。   

  

  经过4个多月的努力,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缓蚀剂“后效”的概念和增强后效的途径,解决了硫化氢腐蚀引起的压裂、气井爆炸等相关实际问题。后来这一成果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伟大成就奖。   

  

  曹楚南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有创造性的理论和观点,推动了腐蚀电化学理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他的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减少了国家财产的流失。   

  

  建国初期,我们的船用的是国产钢,局部腐蚀严重。该船下水不到2年就腐蚀穿孔,需要大修。造船没有船烂那么快。   

  

  后来中国研究了近10年海洋用钢的发展,试验了300多种钢,却没有得出结论,被称为“十年徘徊”。   

  

  1973年5月,曹楚南和课题组的同志深入海军,研究低合金钢在海水中的局部腐蚀问题。采用快速评价低合金钢局部耐蚀性的实验方法,找出了低合金钢局部耐蚀性差的主要原因。根据研究结论,国产军舰的耐海水腐蚀问题已通过更换具有良好局部co   

  

  此时,曹楚南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自然环境下材料腐蚀数据积累与规律研究”。他回忆说,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曾在全国30多个地方埋藏过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样品,其中一个在三斗坪。   

  

  曹楚南会同有关部门,发动了一些老科学工作者回忆样品埋藏的确切地点,还派出工程师带着探雷仪器来回寻找。最后,在三斗坪的一片橘林中发现了深埋的金属样本和混凝土样本。   

  

  用这种样品可以测量金属在局部环境中的腐蚀情况。为三峡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1985年,经过不断的整理和扩充,他的专著《腐蚀电化学原理》问世。本书首次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腐蚀电化学理论体系。至今仍是国内外唯一一本关于金属腐蚀过程电化学理论体系的专著。   

  

  1987年前后,曹楚南参与建立了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年后,他作为唯一的亚洲学者应邀出席了在法国举行的首届电化学阻抗谱国际会议,并发表了《电化学阻抗谱研究》,在国际同行中引起轰动。   

  

  他一生从事金属腐蚀与防护的研究,在钢铁表面磷化、铝合金和镁合金阳极氧化、腐蚀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缓蚀剂、不可逆电极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谱理论及其应用等多方面有重大创新。   

  

  他还向我国派遣了一大批腐蚀电化学专家,培养了39名研究生、47名博士和8名博士后。(陈思雅)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