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分类 > 红酒

小糊涂仙酒53度酱香型白酒,小糊涂酒仙53度酱香真假

黔酒汇 红酒 2022-10-16 19:53:02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05~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00 门店数量:5340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有人说,世界上最治愈的东西   

  

  第一是美食,第二是文字。   

  

  当美食遇上诗人,   

  

  山珍海味,一粥一饭   

  

  纷纷化身为诗,   

  

  美食滋润舌尖,文字温暖心灵,   

  

  简直妙不可言!   

  

  对诗人来说,   

  

  饮食是口腹之欲,是舌尖享受,   

  

  更是生活态度――   

  

  人生在世,美食与诗不可辜负!   

  

     

  

  

苏东坡――北宋首席美食博主

  

  

     

  

  年轻时的《壮志凌云》苏东坡,曾经飞黄腾达,但风华正茂之后,却屡遭政治打击,一生漂泊。但热爱生活的他很少浪费时间去感受悲伤,走到哪里都吃,从猪肉到河豚,从荔枝到羊蝎子,体现了一个资深吃货的修养。   

  

  我一生都在忙着笑,但我的旧事业变得可笑。   

  

  长江一带,鱼美,笋香连山。   

  

  客不妨外,诗人以曹浪水为例。   

  

  只可惜没有任何帮助,但还是要管家压酒袋的费用。   

  

  ―― 《初到黄州》   

  

  秦只煮羊汤,龙转有熊蜡。   

  

  ―― 《次韵子由除日见寄》   

  

  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不瘦,笋子炖肉。   

  

  ―石《于潜僧绿筠轩》   

  

     

  

  竹林外的两三朵桃花,水里的鸭子,它们首先注意到了春天的暖春。   

  

  沙滩上长满了艾草,芦笋也开始发芽,河豚正准备逆流而上,从大海游回河流。   

  

  ―― 《惠崇春江晚景》   

  

  据史料记载,苏东坡喜欢吃河豚。有人请他吃,他叹道:“死也值!”   

  

  浮山脚下的春天到了四点,橘子和杨梅第一。   

  

  一天300个荔枝,我是土生土长的岭南人。   

  

  ―― 《惠州一绝》   

  

     

  

  苏轼当了大官,富了,就爱吃山珍海味;当你被降级没钱的时候,嘴巴也没闲着,吃着草根野味。不仅食物口味极佳,而且热爱烹饪,能写出许多精彩的诗句来评论和赞美食物。   

  

  骨灰级“吃货”苏东坡,北宋首席美食博主!   

  

  

孟浩然――爱吃胜过爱生命

  

  

     

  

  孟浩然可能是诗人的最爱。对他来说,爱吃胜过爱生活。财富和名声不过是浮云。   

  

  这位老朋友准备了一顿美餐,并邀请我去他热情好客的农场。   

  

  绿色的树林环绕着村庄,绿色的山丘位于城外。   

  

  打开窗户面对山谷菜园,递过玻璃聊庄稼。   

  

  当第九个节日来临时,请到这里来看菊花。   

  

  ―― 《过故人庄》   

  

     

  

  相较于诗,于吃这件事,孟浩然似乎更风流。   

  

  公元727年,38岁的孟浩然心血来潮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他想当官,但是失败了。几年后,他又去了长安,还是失败了,回到了襄阳。   

  

  孟浩然,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男人,竟然谋   

不到一官半职,可把当时的襄州刺史韩朝宗愁坏了。韩朝宗想要将孟浩然推荐给朝廷,所以就约他见面。

  

到了约定那天,韩朝宗左等右等不见人来,于是派人去请。原来,孟浩然正和一位老朋友吃肉喝酒呢。来人说了原委,孟浩然恼了,挥挥衣袖说:“业已饮,遑恤他!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其他事都靠边站,生命中只有吃才是最重要的。

  

  


  

那年,王昌龄遭贬,路过襄阳时,特地拜访孟浩然。正巧孟浩然患背疾在身,医生告诫他万不能吃海鲜。

  

可是老友欢聚,孟浩然把医嘱抛到了九霄云外,饮烈酒食鱼鲜,王昌龄走了没多久,孟浩然就病情加重,驾鹤西去了。

  

一代诗人死于自己的“贪嘴”,若非那一次“任性”,孟浩然会否留下更多绝美的诗篇呢?

  

李白――是诗仙,更是“酒仙”


  

▲ 李白醉酒绘画 作者-范曾

  


  

李白出川,初到长安,拜访贺知章。看了他写的《蜀道难》,贺大人赞叹不已,称其为“谪仙”。后来,因为诗歌方面成就非凡,世人又称他为“诗仙”。但他自己最得意的称号,应该还是“酒仙”。

  


  

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肥花落白雪霏。

  

为君下箸一餐饱,醉著金鞍上马归。

  

――《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行路难其一》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客中行》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酒肆留别》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李白的诗,隔着纸张,都能嗅到酒香。

  

杜甫――颠沛流离,“吃”心不改


  

  


  

杜甫,前半生游走仕途富贵之中,后半生沦落漂泊,但这无疑让他比那些一生锦衣玉食、不知饥饿的人来说,更能体会一蔬一饭的重要与美味。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从洛阳回华州,顺路拜访好友卫八处士。

  

条件简陋,好友只能用春韭菜和掺有黄粱糙米的热饭招待,杜甫却吃得津津有味,写诗赞道: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赠卫八处士》)

  

  


  

鼓化莼丝熟,刀鸣脍缕飞。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

  

青青竹笋迎船出, 白白红鱼入馔来。

  

......

  

一生颠沛,却对美食衷心不改,诗兴湍飞。只要心中有诗,凭着对生活的那份热爱,无论日子难易,也终将能过得有滋有味。

  

陆游――精通烹饪的专家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此外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 怎换得玉脍丝莼。――《洞庭春色》

  

色如玉版猫头笋, 味抵驼峰牛尾猩。

  

  


  

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例缘乡味忆还乡。

  

――《初冬绝句》

  


  

既会烹饪,又爱烹饪,可以说,陆游是一位不亚于苏东坡的业余烹饪大师。在他的笔下,佳肴美馔更多了一些诗意之美。

  

郑板桥――吃出高雅的美食达人


  

  


  

郑板桥不仅是清代有名的画家、书法家,也是一个热爱美食的“吃货”。

  

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 下官亦为啖鱼回。

  

......

  

▲ 郑板桥偏爱的“糊涂粥”

  


  

据研究,郑板桥的饮食观与其哲学观、美学观相契合。

  

他主张儒雅,像“白菜腌菹,红盐煮豆,儒家风味孤清”;主张自然,“三冬荠菜偏饶味,九熟樱桃最有名”;主张鲜活,“湖上买鱼鱼最美,煮鱼便是湖中水”。青菜萝卜,粗茶淡饭,是其饮食上的养生之道。

  

袁枚――最会吃的诗人


  

  


  

袁枚,清朝乾嘉时期的诗坛盟主,少年及第,曾任江宁等地知县,38岁致仕,筑园林(号随园)于小仓山。

  

长期优游诗酒、风流倜傥的生活,加上为其掌勺的家厨王小余乃一代名厨,使他得以遍尝各式美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八个字用在袁枚身上,最恰当不过。

  

  


  

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牡丹、芍药,花之至富丽者也,剪彩为之,不如野蓼山葵矣。味欲其鲜,趣欲其真。人必如此,而后可与论诗。――《随园诗话》卷一

  

味甜自悦口,然甜过则令人呕;味苦则口螫,然微苦则耐人思。要知甘而能鲜,则不俗矣;苦能回甘,则不厌矣。――《随园诗话》卷七

  

袁枚十分留心各种饮食的特点和烹饪技术,广搜博尝,“善取于人”。后来,他总结四十余年的美食经验,写出了《随园食单》,成为中国食谱中的经典。

  


  

  

酸甜苦辣咸,

  

是美食之味,也是人生之味。

  

这些伟大的“吃货”诗人,

  

以他们的人生轨迹和一首首诗来诠释: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远方的诗和美食……

  

先好好吃饭,快乐总会到来的~~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