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西陵拍卖
万、历代名墨及专场
1月22日,B厅21:00
-width: 100%;text-align: center;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2021西泠秋拍
文房清玩 · 历代名砚暨古墨专场
lot 2852
清康熙 · 御铭赐张照祥云捧日纹松花石砚
铭文: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印文:体元主人 万几余暇
砚盒铭文:五十一年三月戊戌赐砥石研恭纪二律。一片奇珍出尚方,巧追砥石镇文房。云英映日秋凝碧,玉质沉渊老变苍。邺瓦相传空古色,端溪新琢逊寒光。捧归百徧摩挲剧,试叩清声铿尔长。阖馆山呼拜帝仁,葵忱感激倍诸臣。八年执役叨三赐,庶士蒙恩只一人。水气乍涵滋瑞露,笔花欲发应阳春。编摩何术酬高厚,洒墨芸窗夜达晨。翰林院庶吉士臣张照恭纪。
说明:配紫檀木砚盒。
16×10.8×1.8cm
RMB: 300,000-500,000
铭者简介:1. 康熙帝(1654~1722),爱新觉罗 玄烨。世祖三子。1661~1722在位,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八岁即位。亲政后,智捕鳌拜,永停圈地,发展生产,加强皇权,平定三藩,平噶尔丹,驱逐沙俄,巩固统一。精于儒学,对算学、水利、测量亦多造诣。设馆纂修《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等。
2. 张照(1691~1745),初名默,字得天,号泾南、长卿、天瓶居士,室名法华盦,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乾隆七年歴官刑部尚书,供奉内廷。通法律,精音律,工诗文、书法,兼能画兰、梅,笔致秀雅。
▲2021西泠秋拍
文房清玩 · 历代名砚暨古墨专场
lot 2847
清 · 杨沂孙、沈景修铭,许增藏长方歙砚
铭文: 珊笔格,象墨床,付与词仙谱乐章,小红唱徧传脂香。欧斋为迈孙铭填词砚。
砚盒铭文:三过龙尾山,屡得眉纹石,经乱多飘零,见此如旧识。丁卯初冬薄游武林,与益斋吾弟话旧,回忆乌聊幕中同砚之乐,可复得否。虞椒杨沂孙。
说明:1. 周炼霞旧藏。
2. 砚为歙石,方正端庄,作长方淌池式,砚池轻浅,线条挺拔。石色青灰,质地坚润,保存完好,品相极佳。此砚原为周炼霞故物,周炼霞为近现代海上著名女词人,此砚题名填词砚,当是周炼霞宝爱之物。配杨沂孙铭红木砚盒。
18.3×11.7×2cm
RMB: 100,000-150,000
铭者简介:1. 杨沂孙(1812~1881),字泳春、咏春,号子与、观濠居士,晚号濠叟,室名吉祥止止室,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官安徽凤阳知府。少学于李兆洛,工篆隶,篆书名天下。
2. 沈景修(1838~1899),字蒙叔,一作梦粟,号汲民、勉之父、蒙庐、寒柯,又号欧斋、频罗居士,室名井华仙馆,浙江嘉兴人,贡生。楷书行书自成一家,精鉴赏,喜收藏。
藏家简介:许增(1824~1903),字益斋,一字迈孙,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末学者、藏书家。喜勘订书籍,所校刻唐文粹精核无比,性尤爱书画,收藏既富,偶一涉笔,便自不凡,最善画佛。
▲2021西泠秋拍
文房清玩 · 历代名砚暨古墨专场
lot 2848
清 · 黄易铭老龙鳞端砚
铭文:老龙鳞。乙卯秋日黄易制。印文:小松
说明:砚为端石所制,形体修长,随形以透雕法作老树虬枝,砚之上端有石眼数枚,借为果实累累,以下垂之大叶为砚堂,上端树干之结疤下凹为砚池,立意精妙,雕工写实传神。砚背有翡翠斑,斑驳如鳞,故题名曰老龙鳞。配紫檀木雕松纹砚盒。
16.1×5.2×1.8cm
RMB: 150,000-250,000
铭者简介: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别署秋景庵主、散花滩人、莲宗弟子,浙江杭州人。树谷子。曾官济宁同知。工诗文,善金石书画,擅长碑版鉴别、考证,又好蓄金石,甲于一时。篆刻曾师事丁敬,兼及宋元诸家,工稳生动,醇厚渊雅,有所创新。与丁敬、蒋仁、奚冈齐名,为“西泠八家”之一。擅山水,兼工花卉。工隶书,参与钟鼎,愈见古雅。
▲2021西泠秋拍
文房清玩 · 历代名砚暨古墨专场
lot 2858
清 · 顾二娘作多子多福荔枝纹子石端砚
款识:吴门顾二娘造。
说明:顾二娘为清代制砚名家中传奇人物,平生制砚不多,历代为人所宝。其曾言: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此随形荔枝纹多子多福端砚为端溪佳石所制,随形,借石之斑驳石皮雕成荔枝纹,枝叶如生,天然而得圆活肥润之妙,为传世顾砚中之上品。配红木砚盒。
20.5×14.3×5cm
RMB: 800,000-1,200,000
铭者简介:顾二娘[清],姓邹氏,琢砚名家,江苏吴门人,约活跃于康熙晚期至雍正年间。顾二娘夫公为顺治年间姑苏城制砚名家顾德麟。顾德麟将技艺传与其子顾启明,惜启明早逝,只好由顾二娘继承。顾二娘沿袭顾德麟刻砚之古雅,再揉合了纤巧、雅致的风格,所刻之砚台,以三至五寸之小品砚台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