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才知道,勾兑酒“记号”就写在酒瓶上,挑酒时看一眼就明白
过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很喜欢的事。一个10岁的酒徒被他23岁的侄子“教育”了。故事是这样的。
除夕夜,酒友拿出存放了三年的牛栏山招待侄子。
但是,侄子毫不留情地说,那是勾兑酒。虽然酒友们极力否认,但侄子告诉他,只要酒瓶上有这个“标记”,就是勾兑酒。
我相信很多喝酒的人都是一样的,虽然喝了无数的酒,但是如果说能否准确避免勾兑酒的话。
估计很多人可能会一直摇头,因为现在勾兑酒太多了,到处都可以买到。超市,便利店,食堂都有。
偏偏纯粮纯酒好不容易聚在一起,连你都想不到!
喝酒的人仔细反思后才发现,难怪喝完酒会后有时会头疼难受,有时第二天还会头脑发晕。
想要避开勾兑酒很简单,只要记住这个在酒瓶上的记号
很多有经验的酒友喜欢通过看啤酒花或者蹭酒来辨别。但固液法白酒的发展日新月异,仅凭这种传统方法很难区分。
所以这还是取决于产品执行标准号.
刚才我提到了“固液白酒”,其实就是勾兑白酒的酿造方法。产品执行标准号为“GB/T20822”,原料单上也会有食用香料等添加剂。
在才知道,勾兑酒“记号”就写在酒瓶上,挑酒时看一眼就明白" onerror="javascript:errorimg.call(this);">固液法白酒和传统纯粮酒有哪些本质区别?
首先来介绍一下固液法白酒的大致酿造工艺,市面上常见的固液法白酒,如绵竹大曲、老四特酒和牛栏山等,不难发现他们的价格都比较便宜。
所以可以看出固液法白酒的酿造成本是很低的。
这种白酒是由食用酒精和不少于30%的纯粮酒勾兑而成的,诞生之初就是顶着“性价比”、“省粮白酒”等头衔做宣传的。

要明白的是,不是酿造方式有了本质上的革新,而是“偷工减料”所以成本会低。
勾兑酒用到的食用酒精具体是什么制成的?
有别于传统白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小麦,食用酒精是使用薯类、谷物等。
这几种作物有着更高的出酒率,传统白酒中清香酒的出酒率最高,但仍需要3斤粮食才可以出1斤酒,但食用酒精则更少。

好处就是成本低,出的酒卖的便宜。但坏处也很明显,喝完会很难受。
因为这种酿造法的成本过低,高级提纯进行的不彻底,所以如杂醇油这样的杂质没有被完全滤掉,所以不少勾兑酒才不会在自己酒瓶上标注产品质量等级。
大牌白酒中是否存在勾兑酒?
是存在的!就比如刚才提到的绵竹大曲,还有就是泸州老窖二曲。
由此可见,品牌在选择纯粮酒的时候也是不能完全信赖的,难道不花高价就无法买到纯粮酒了吗?

其实不然,只要用刚才告诉酒友的方法,去超市都是能买到纯粮酒的。
但是挑选过程又过于繁琐,那么多的白酒挨着一瓶一瓶看也不太现实,下面就给大家推荐2款平价纯粮酒,有喝过的酒友欢迎评论区讨论一下。
第一、君中元私藏酒
敢于用时间去换白酒品质的一款优级酱香酒,从酿造之初的选粮阶段,到最后的窖藏,整个过程要经历10年的时间。

这款酒的酿造人是茅台集团“荣誉厂长”李兴发的徒弟曾传政。
经过了10年的时间,优质的红缨子高粱和小麦在坤沙酿造法百道工序的磨砺下初具酱香,在窖藏中口感“大成”。
这也印证不少人说的“酱酒是时间的艺术”这一说法。
这样的做法得到了不少酒友的认可,但是由于在酒质上过分投入,导致烧钱太快,没有余地再去请明星做宣传,所以知名度不高。
尝一口酱香纯正且突出,品的就是有一股结实的“力量感”。
舌尖和双颊有明显的生津感,之后就是明显的回甘,下喉没有强烈的辛辣感,一口下去满口生香,喝几次后让人心生“依恋”。
第二、口子窖5年

去安徽,行业也许会错过古井贡,但口子窖一定是要品一品的。
这款酒是低度数白酒爱好者的“福音”,凭借着出色的酒质和亲民的价格在不少同价位白酒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不少酒友的口粮酒。
口子窖选择上等粮食,和传统酿造工艺相得益彰。
口感上最大的特点是“香而不艳,绵而不淡”。不少低度数白酒虽然不辛辣,但在回味上多少会差点意思,但这款酒却完美做到了折中。
酒液清澈透亮,浓头、酱尾,喜欢的朋友可以去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