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记载的中国乐器有70多种,但目前大部分已不再使用。这些乐器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包括丝、竹、金、石、泥、皮、木,它们的声音简称八音!古人把声音分为宫、商、角、签、羽五种声调。与西乐类似的Do(宫)、Re(商)、Mi(角)、Sol(征)、La(羽)“无法与Xi”。
最早的“宫、商、角、徵、羽”名称出现于 《管子.地员篇》 ,起源于距今2600余年的春秋时期。不是说中国古代沒有七声音节,而是跟中国人的阴阳五行的宇宙观有很大的关系。就象“宫商角徵羽”对应于“土金木火水”五行,同时又对应“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这个规则也正是符合了我们中国文化所崇尚的万物化一,天地有合的精神境界。(下一篇有详细介绍到)
我们再回头看看《说文解字》:声音,人声。心中所生的形象,在外面形成一种节奏和旋律,这种节奏和旋律就叫“声”。
有点像编钟,甲骨文上有声音的象形字典网:
“声”与“言”同源,只是后来有所区分。音是加在一个词的“口”上的十字,表示有节奏的声音,与“言”的意思不同。
词的本义:名词、口语词、词中包含的心声。
如果声音清晰,你知道声音的意义吗?现在我们一般说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
声音也可以指音乐和舞蹈。《说文》曰:“声,声也。”
《礼记乐记》:“感物而动,故曰声形。”
甲骨文,从耳,从口,声。从耳,就是听到声音;从口中,指发出声音;梆,音义,就是用木槌敲击梆,使其发出声音。
老子说,声与和是对立的,产生和。
声音是指外物作用于物体所发出的声音。一种是通过敲击或演奏乐器传到人耳朵里的旋律,如钟琴、鼓、笛、琵琶、古筝等乐器发出的声音。
声音是指动物自身通过发声器官发出的声音。既包括动物唱歌时发出的声音,也包括人类说话唱歌时发出的声音。前者就像鸟儿的鸣叫,昆虫的呢喃,牲畜的嚎叫。后者就像孩子们的牙牙学语,大人们的谈吐和歌唱。总的来说,声音细腻柔和,但有时又豪放不羁。比如高音歌手发出的声音,粗犷豪放。
现代汉语中,音和音的区别已经越来越模糊,它们甚至已经等同于一个概念。但是汉字是一门艺术,音和音的区别不容忽视!
最后,“乐”和“歌”是很好区分的:
甲骨文的形状是上有鼓,下有鼓座,根据具体的形象创造文字。金或as”
“,与甲骨文意义相同,只是鼓框形状略有不同。此外,金文补充道“
制作""
“,弄得像个大鼓小鼓。
《说文解字》:音乐,五音八音的总称。
《说文解字》:歌曲,唱歌。
古人称读音为“读”;把自言自语叫做“读书”;和声、旋律的词叫“歌”,没有旋律伴奏的大声吟诵叫“唱”;背书叫“背诵”;它被称为节奏轻柔的“诵经”。汉语中常称之为“诗”,但“诗”与“歌”有明显的区别:“诗”把浪漫神秘的心灵和精神化为文字,但读者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歌》把诗句吟诵成易于传播的歌曲,任何不识字的人都可以听。(来自象形词典网)
每个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值得学习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