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陈科之恋”在几次热搜中无疾而终。热心网友深入分析,张继科本来挺喜欢吉娜的,但是他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实在太差了,是个恨铁不成钢的好心肠男人。
说他没试过,约会时间没到,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床睡觉了;有的说他不懂礼貌,就穿着大裤衩去约会;说他不可能有情商,他连和女生说话都不会,他是个绝对的钢铁直男,等等。
有人更直接,说:世界冠军怎么变成综艺明星了?
其实这才是张继科真正的性格,这才是真正的张继科。刘为什么不叫张继科“藏獒”?
他为乒乓而生
看来张继科天生就是当世界冠军的料。他出生在一个体育世家。作为一名体育教练,张继科的父亲从小就对他进行严格的训练。
年仅4岁的张继科,早已开始了运动员生涯,早早挥舞着乒乓球拍,划出了自己的乒乓球之路。
张继科的爸爸叫张传明。为了儿子,他把自己两居室里的大房间腾出来,变成了训练场。
那时候张继科太小,够不到桌子,张传明就让他站在一块加垫的木板上玩。
张传明制定了严格科学的训练计划,每天必须完成,雷打不动。
你知道,小纪可被训练得像个魔鬼。每天跳几个蛙跳,几个单腿跳,几个跨步,几个交叉跳,做几组,都是硬任务。
然而,如此紧张而枯燥的训练并没有让张继科感到疲惫。相反,他能在这些训练中找到乐趣,技术也在不断提高。看来张继科年轻时对乒乓球的真爱。
后来随着张继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家里的训练场实在是累坏了,张传明就每天带着他去青岛第二体育场训练。
张继科七岁的时候,陪朋友去看乒乓球比赛,和朋友打了几场。时任青岛乒乓球队教练的沈鹏华立刻看中了这个好苗子,让张继科跟他一起练。
父亲张继科鼓励他说:“去吧,但不练也得练,有所成就。”
把兴趣变成了热爱
之后张继科跟着沈鹏华练了六年。
张继科虽然年龄很小,但是训练量一点都不小。在师父的严格要求下,热爱乒乓球的张继科全力以赴,球技与日俱增,接连获奖。
每次参加青岛的比赛,他至少能进前三。如此微小的人总是引起人们的惊奇。到他大约10岁的时候,张继科已经能够打败他的父亲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张传明终于心理踏实了,张继科小时候就开始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爱是最强的动力,成就是最好的动力。自信的少年张继科加快了脚步。
张继科12岁入选山东队,15岁进入国家一队。
这些远超同龄人的出色表现,让他一帆风顺。
然而,这所谓的成功背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艰苦训练。没有这些硬功夫,怎么进国家队的门?
然而最终进入国家队的张继科却被开除了。
遭遇挫折
年仅15岁的张继科,顶着全国少年单打冠军的光环,踏入了国家队的门槛。
他很快成为国家队的核心成员,他不负众望,然后获得了亚青赛单打冠军的奖牌。
但是骄傲很容易被打败,本来就很有个性的张继科,以及他骄人的成绩,让他更加膨胀。
他目中无人,不服从团队的纪律。整整一年没进国家队了。
,张继科就被开除了,只好回到了山东队。那一年,张继科仅仅16岁。
骄傲万分的张继科,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仿佛从高高的云端,掉进了泥巴地里。
那段时间他非常消沉,把自己关在屋里,谁也不理。张继科的母亲很心疼儿子,又害怕儿子憋坏了。其父亲张传铭却很笃定,说儿子会想通的。
果然,一周后,张继科就有了自己的决定,他对父亲说,他想出国。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他一定会打出名堂的。
可是,张传铭却认为这不是一个好选择,他对儿子说:“你真这么走的话,谁都会看不起你,大家会认为你没能力。”
经过彻夜的长谈,父子俩交心交底,张继科终于明白:打乒乓球的境界和做人的境界是成正比的。“要想打好球,就先做好人。”
张传铭鼓励儿子,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张继科想明白了,倔强劲儿也上来了。他铆着一股劲儿,一心要打回国家队,他要证明给所有人看,他能行。
越挫越勇
张继科知道,比赛场上,比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意志。
为了锻炼自己,他加大了训练时间,别人都休息了,他还在狠劲训练。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张继科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汗水。他说:“别人是一步一个脚印,我就得一步一个坑”。
两年后,沉稳了许多的张继科,才重新回到了国家队。
由于他早已名声在外,很多教练都拒绝收张继科为徒。后来,还是肖战勉强收留了这个如“烫手山芋”般的张继科。
然而,刺头就是刺头,进了国家队的张继科又出事了。
2009年,是张继科全力冲击国乒主力的一年。他原本有机会参加横滨世乒赛的单打,然而又是他的个性,再一次让他吃了苦头。
队内选拔赛时,张继科与许昕比,临场教练钟金勇叫了暂停,张继科却拒绝下场。
这样不服从教练的行为,自然让刘国梁主教练火冒三丈。随后,张继科就被雪藏,失去了参加世乒赛单打的机会。
张继科要“回归”,然而他的个性,让他的回归之路格外艰难。
可是,也正是他的这种个性,又让他能够坚守而不服输,他认准的事情,就必须做到。
他学会了等待,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一直到2011年,已经23岁的张继科,才等到了首次参加世乒赛的机会。
从2003年首次进入国家队,张继科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才拥有了这张世乒赛的入场券。
这对他来说,是多么的珍贵啊。
不服输的性格,让张继科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
张继科打疯了,他要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做拼命三郎。
血性的“藏獒”
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参加世乒赛,张继科抽到的签很不好,他的对手中,既有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皓,又有世界排名第二的波尔,还有曾经的单打冠军王励勤。
大家都不看好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只有张继科自己憋着一股劲儿。
巨大的压力,像无形的山一般,向他压来。
他知道面对强大的敌人时,只有全力去拼。
当时是在厦门备战,张继科的拼劲儿被刘国梁发现了,于是,他就送给了张继科一个外号:“藏獒”。
刘国梁对此并没有深说,张继科自己却准确地进行了解读,他说:“我就是那种越到困难的时候,越能激发潜能的人,越到大赛时,整体状态越好,所以刘导说我像藏獒吧。”
的确,在赛场上,张继科把藏獒的血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凭着制胜的信念,张继科全力拼杀,力克难关。
他夺冠的路上,是一座座的大山。但他像一位无惧的勇士,只知拼尽全力,一门心思地要摘取桂冠。
他扳倒了王励勤,扳倒了波尔,扳倒了王皓,一步步地,走上了最高领奖台。
刘国梁一直很担心中国队最大的对手波尔,以至来到鹿特丹后就没有睡好觉。
但让刘国梁没想到的是,在对抗中国男乒的这个头号对手波尔时,张继科很霸气,他连下四城,干净利索地就把对手淘汰了。
以致波尔在赛后表示:“输给张继科,我心悦诚服。”
在世乒赛的决赛场上,张继科最终击败王皓,夺得了冠军。
美国《华盛顿邮报》写道:“第一次参赛,就这么疯狂,全世界也只有‘藏獒’张继科能做到。”
可是他们哪里知道,张继科积蓄了多少年的力量啊!
那一刻,激动的张继科,直接撕裂了鲜红的球衣,裸露出健美的肩背,在运动场上狂奔,让所有的人目瞪口呆,紧接着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作为“藏獒”的本性流露吧。要知道,张继科刻苦训练了整整十九年的时间,才实现了自己的这个冠军梦想。
一个人的青春,能有几个19年?
这样的时刻,自然是热血沸腾,又怎能不欢呼狂跳庆祝呢?
二十三岁的张继科,在少年时,就经历了被开除、下放磨炼和沉淀。之后,又再一次遭到雪藏,个中的心酸委屈,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尽情释放。
然而,张继科不会仅仅满足于此。未来的路还很长,
他不会停下自己的脚步,更不会沉溺于冠军的荣耀里裹足不前。
他要积极总结经验。张继科一次次观看比赛的技术录像,认真揣摩。自己有哪些进步?又暴露出哪些问题?别人的打法中有哪些可以学习的地方?对手有哪些缺陷?该用怎样的战略战术去战胜对手?
此时的张继科,经过多年的磨炼,早已从原本叛逆的少年,转变成了一个有责任心、自信又霸气的男人。
他想得很多,考虑的也很深刻,他想让自己更快地成长。
之后不到一年,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张继科就勇夺奥运乒乓球男单冠军,成为继刘国梁,孔令辉之后,第三位大满贯选手。
他从一个问题少年,终于成长为中国男乒新的领军人物。
如果没有这种又凶猛又坚韧的藏獒般的血性,中国乒乓球队又如何能在强手如云的世界赛场上获胜呢?
如水般的温柔、坚韧
2015年,凶猛的藏獒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境遇,由于伤病困扰让他错过了很多国家队的活动,步入职业生涯的低谷。
直到2016年,他带着刘国梁给的“最后一次机会”出战吉隆坡团体世乒赛,才找回了一些状态。终于,在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科威特公开赛中,他赢了队友马龙取得冠军。
可惜几个月后,他在里约奥约会负于马龙失去男单冠军,只和马龙,许昕夺得了男团冠军。
这些对于浑身是伤,好不容易调整好状态的张继科,失落肯定是有,可是在运动中,他收获更多的是快乐。
张继科从不害怕失败,这么多年的磨练,已经让他练就了“藏獒”般的性格。
张继科希望人们在评价他时,能看到他的两个方面:“这个人比藏獒还凶猛,比水还柔韧。”
他跟马龙在赛场上是对手,会一分一分地拼,全力以赴,毫不相让。
在赛场下,他们会交换自己喜欢的歌曲,一起斗地主。
当张继科被问到去黄岛会跟谁一起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马龙。
马龙是队长,可称呼张继科都喊哥。当里约奥约会比赛后,刘国梁为了犒劳他们,亲自煮了方便面,张继科和马龙像个孩子似的,吃得欢天喜地。
平日里,张继科寡言少语,他曾经说过自己不会上综艺节目。
他说:“运动员的价值永远在赛场上。当明星再牛,也不可能让五星红旗升起,没有这种荣誉。”
可是,当国乒队财务改革,为了队友,为了国乒队,不愿上综艺节目的张继科,也调整心态,积极配合为国乒队宣传。
经历多年高强度、高压力训练,张继科浑身是伤,尤其是腰伤更是让他除了训练,最开心地就是能躺着,睡到自然醒。也正是因为腰伤困扰,所以在约会前,他还躺在床上。
在节目中,大家都说他是钢铁直男,不懂柔情,可他却会悄悄提前为金晨调整座位,走路时下意识地让金晨走路内侧。
这个钢铁直男只是不善表达,却在细节处,透出诚意。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藏獒本性,我只是拼尽全力去维护我的朋友,我的荣誉。
. END .
【文| 安林】
【编辑| 谦钟素】
【排版 | 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