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前途无限。
在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钱旭红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9月15日
亲爱的2021届新本科生和研究生们,
大家下午好!
在两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在建校70周年的里程碑时刻,欢迎您加入华东师范大学!这一刻,我们发自内心的开心!因为在座的各位将继承和创新我们的事业,你们代表着我们学校和我们国家的未来。在今天的开幕式上,我以“艰难的天气,无限的未来”为题,和大家一起畅想我们的未来。
“大学之道,明德,新民,至善”。什么是能以“德善”面对未来的新公民,能让我们不再为旧的担忧?我理解的“新民”是指经过十几年大学校园的学习和校外社会的实践历练,能在风雨中露出真面目,无愧于民族复兴重任的青年才俊。
回首百年前,在那个国家面临生存危机、深重灾难、艰难困苦的时候,我们的先辈、青年人以赤子之心、崇高理想,走上了一条救亡图存、自强不息的道路。中国才有了今天的辉煌画面;70年前,面对全国80%的文盲率,国家决定创办华东师范大学,国破家亡的新中国致力于教育兴国。我们的前辈,年轻人,决心坚定,努力工作,所以今天的中国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
而他们的精神在激励着我们,却无法代替我们继续前进。
百年不遇的巨变,叠加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深刻而广泛地重塑世界,中西之间的严重冲突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时代。不管你喜不喜欢,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时刻,身处一片惊涛骇浪之中。没有目的地的帆船,四面八方都是逆风,只能原地打转。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局面,我们需要清醒过来。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更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沉甸甸的责任。
未来,我们学校将成为新人才、新学术、新技术、新思想的发源地之一,成为社会的先进典型。你需要成为被称为杰出人才的人。这是我们光荣而共同的责任。明天的社会不是今天社会的简单延伸。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从可预见的未来的角度来看待今天。
时间观和模式观是区分迷失者和自我实现先知的重要标准。“不求永生,就找不到一刻;不谋大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培养优秀人才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期待明确未来的社会、未来的大学、未来的人才是什么,从而明确前进的大方向。
未来由于人工智能和基因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会极高,材料可能会极其丰富。凡是可以替代的,都将由机器来做。那时,与机器和技术兼容的“超人”乐于控制一切,却无暇顾及自己和自己的灵魂。人格异化和精神空虚成为潜在风险。同时,因为不需要为了生存而工作,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无用人类”就会空虚颓废,无事生非。极端分子甚至会冲击社会,打破规则,成为人类的负担或危险。为了保证社会不分裂,人类不异化,灵魂可以安放,今天我们要为未来做准备。未来我们要引导这两类人从事机器做不到的运动快感、幻想想象、艺术创造、科学发现、外星探索.毫无疑问,提高创造力和幸福感知可能是当时社会的刚需。
未来,由于学科和专业的快速发展和深度交叉融合,主观学科、壁垒和边界,如理、工、农、医、经、管的边界,如物理、生物、化学等将逐渐淡化。跨学科融合、跨学科发展成为主流。所有的学习、研究、创造,大概都会围绕理念、问题、工具展开,没有人愿意去挖掘学科、专业之间的鸿沟,断送自己的未来。未来的科学、工程、艺术这三个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的学科,大概会浮现在人们面前。
未来,人才济济,多才多艺,精通中西,横跨农、工、文、理,不再是一个罕见的魔法。到那时,一个优秀的研究者可能是三位一体的,即他/她是一个能够做出发现的科学家,是一个能够改变社会生活和世界的工程师,是一个能够为人类创造感性审美享受的艺术家。那时,我们将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和艺术精英,如伽利略、达芬奇、墨子、朱载堉、王等等。
有了对未来的大致描述,我们同学对进入校园后如何提升和发展自己有了基本的把握。老子说“道法自然,大制未割”,马克思主张“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师生需要不断共同努力的方向。这样在校园里培养出来的具有未来意识、未来才华、未来责任的接君青年人才,毕业后可以带领未来社会的各行各业不断前进。
人的成长,除了关注未来的方向,还应该关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细节。这里特别提到几点,重点如下:
中流砥柱,不随波逐流。
为党和国家育人,必须防止官气、商气、市侩带入校园。大学是培养未来新人的圣地。你们应该是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而不是追随者。
每一代人都需要面对和克服困难,抵制诱惑和负面影响,以保持自身的独立活力。对于100年前和70年前的大学生来说,时局动荡或条件艰苦,但他们克服了困难,锻炼了家国情怀。
。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们而言,改革开放之始国门初开,他们面对的是舶来的街头文化诱惑和冲击,喇叭裤、爆炸头、蛤蟆镜、录音机、迪斯科……,他们没有无所适从,而是勇敢拼搏,成为追求真理、造福国民的新一代。而目前来自校外或舶来的并试图影响你们的,是可能改变民族性格并妖气十足的“娘炮文化”、消极逃避的“佛系文化”、机场脑残的“粉丝文化”、互怼激进的“网红文化”等等。面对当下的各种各类流行的信息或者文化或者言行,无论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大众的,还是小众的,你们都要特别注意、特别小心,甚至有所警惕。我们要摒弃跟风附和、舒适随意和漫不经心,独立思考是生存发展的金规律,要避免在不知不觉中,因跟风迷失而丧失前途、耗损生命。
一个人的判断力,来自其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和应对各类外来影响的自主选择性。今日世界,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有人说,互联网本应是让井底之蛙开阔眼界,不曾想,井蛙们相互汇聚遇见,相互确认,相互支持,进而坚信天空就是井口那么大!互联网是容易滋生极端的地方。它让同层次想法类似的人极易汇聚,聚集交通成本几乎为“零”,身处其中的人,犹如被蚕茧包裹,以至于错误地认为所有人都是与之类似的想法,进而互相激励,放肆胆大,鲁莽盲动。
这些深受“信息茧房”“思维茧房”束缚的可怜人,深陷茧房却不自知。罗素说,“人生而无知,但并不愚蠢,是教育使人愚蠢”。这里的教育是指那些不正常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茧房”效应。造成“茧房”效应的,包括来自单一途径的影响、单一来源的信息、单一成套的图书;当然,造成“茧房”效应的,同样包括来自原生家庭、原生社区、原生阶层的影响。
因此,我们希望新生们,通过学习多学科专业的知识、思维和能力,突破“茧房”效应,在校园中获得性灵和能力的解放。解放思想,你们首先要在校园里主动接触到不同的学术思想,要不然,解放的全是你自身被压抑的渴求放纵的欲望。
要防止欲望的放纵,我们的性灵还需要内心的崇高和道德引领。康德说,“最应该让我们感动的,一个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则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标准”。道德不应该是被迫的他律,不应该体现为对权威的顶礼膜拜和对自身利益的得失算计,而应是来自内心的自律,即内心的崇高和召唤。自律即是自由,他律或成虚伪。我们要为毕业后校园内外的社会做好准备,做内心幸福手脚有力的新民。
超越世俗,警惕过度功利
有无相生。在人类认识世界的思维发展过程中,认知“有”不算是最高成果,而认知“无”才是最高的成果。最早认识“无”的,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先贤老子,他最早站在了人类思维的高峰。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叫“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并随后又发展出点击化学的巴里·夏普莱斯,就很喜欢并推崇老子的这句格言。
这句话的含义是:那现存有用的,只会给你带来便利;而那无用的,才可能是最为有用的。“有”和“无”在这里的意义,就像有水的河洼,利于灌溉庄稼;无水的洼地,可用作水库存蓄。这也像在山水国画中,相比较于浓墨重彩的礁石山体,那没有墨迹的、适当的“虚无留白”,更是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独特艺术表现。
你们要防止陷于功利而走不远,要充分利用在大学校园的这段时光,去琢磨、感悟和超越“有”“无”的意义。当你多一些哲理的“无”,少一些世俗的“有”,就会少些功利心,就多些心静淡定,多些大智慧。要学会珍惜拥有的,也不要过多叹息“空无”,因为叹息不会带来任何人生的神奇,而如果你探索出合适的方法,有可能“化无为有”“化腐朽为神奇”。
抵抗熵增,练就超凡能力
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指出: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生命以负熵为主。这本书启发了随之的DNA发现。生命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获得“负熵”,获得“秩序”,从而拥有生命的活力。然而,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熵增却是一种自然常见的状态。要对抗熵增,就需要我们放弃过度的个人舒适享受,拒绝僵化,抵制躺平,砥砺奋进。学习和研究就是获得负熵,可以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帮助你们超越动物性,实现心灵的自由,提升机体和性灵的生命活力。
要充分地实现熵减、获得负熵,需要向他人学习,知道合作的有力。智慧者,身边尽是朋友;算计者,周边全是敌人。智慧是普适规律的化身,聪明是技能的代名词、有时甚至是漏洞的象征。世界上的竞争模式多种多样,再强的个体竞争力也难以抵挡来自集体的系统竞争力,向他人学习、向集体学习就能获得组织和合作的魅力和赋能。
在大学这个小社会中,你可以低风险地尽情去尝试、去体验如何减少熵增、获得负熵。和一旦犯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社会历练不同,在这里,你们可以从各种挫折、失败中学习经验,在得失中体验人生、并准备今后的人生。
同学们,没有理想的坚持和内心的崇高,压力只会转化为“病历”,而不会转化为动力!最坚固的牢狱在人的大脑,最美的天堂在人的内心。你们是胸怀宽广目光坚定的被时代挑选的人,是肩负民族期望、肩负历史使命的人。希望你们不要偏执追求荣华富贵、声名显赫,而要成为能实践内心神圣使命的一代新民。你们不应该仅仅自己去寻找温暖,而应该成为给周围人带来温暖和光明的一盏明灯。
最后,祝大家在师大的求学生涯顺利、圆满。感谢各位!
摄影|李振东 许多 李欣蔚
通联|符哲琦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