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文革”后,茅台酒原出口商标“天妃牌”因“四老”涉嫌使用敦煌壁画的飞天图案而被中止。经过讨论,换成了“葵花牌”茅台,这是六七十年代的特产。是当年出口的“天妃牌”茅台的改造,在茅台收藏系列中并不多见。
目前可见的“葵花牌”茅台出现在1969年之后,最晚的一次任命是在1983年。可以分为文革期间和文革后两个阶段。
文革时期的“葵花牌”贵州茅台酒,分为:外购棉纸、瓶口丝带和500g“葵花牌”贵州茅台酒;外包棉纸、瓶口丝带和250克“葵花牌”贵州茅台酒;瓶口流光,“葵花牌”贵州茅台125g。
文革后,“葵花牌”贵州茅台酒分为:外包棉纸,无飘带,背面标“三大革命”和500g红色胶套的“葵花牌”贵州茅台酒;外包棉纸,无流光,“三大革命”背标,500g透明塑料套“葵花牌”贵州茅台;外包棉纸,无飘带,“三大革命”背面标签,250g红色胶套“葵花牌”贵州茅台;外包棉纸,无流光,“1975版出口”背标,250g红色胶套“葵花牌”贵州茅台酒;外包棉纸,无飘带,1983年信封上有“茅台”字样,250g红色胶套“葵花牌”贵州茅台;此外,还有一些特殊品种,如同时粘贴的“葵花牌”和“五星牌”。
1970年,贵州茅台酒以“葵花牌”出口
这酒是文革时期早期的半斤“葵花牌”贵州茅台。瓶肩平凹,世所罕见,收藏价值高。
号称四海佳品,是天地精华;五大洲稀有珍贵,是中国的根。
1972年,贵州茅台酒以“葵花牌”出口
“向日葵品牌”商标象征着“向日葵转向太阳”。“葵花牌”贵州茅台无疑是文革特殊时期的产物。“葵花牌”贵州茅台现在大受追捧,只是因为它才存在了几年,也因为它的存在有限,所以得到了藏友和卖家的青睐。
1973年,贵州茅台酒以“葵花牌”出口
1974年,贵州茅台酒以“葵花牌”出口
1974年贵州茅台的广告海报
20世纪70年代出口的贵州茅台酒“葵花牌”样品
阳性标准
背景标记
一朵金花,一个激情的年代,一瓶珍贵的酒,一种味道,有多少人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