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水分类 > 白酒

杏花村汾酒百年老坛53度,杏花村汾酒百年红

黔酒汇 白酒 2022-10-17 09:18:18

品牌名称:酱香白酒加盟 所属行业:酒水 > 白酒

基本投资:05~50万元 投资热度:

加盟意向:163400 门店数量:5340家

索要资料 查看详情

  

  一次冬季残奥会,白象着了火。   

  

  一坛酸菜,巨头们纷纷“栽坑”,白象“爆红”!   

  

  白象,有良心的民族品牌,国产方便面之光。但愿你不会生气!   

  

  拒绝日资、逢灾必捐、三分之一员工是残疾人、与“土坑酸菜”没合作……这些都是你不了解的白象。   

  

     

  

  这样一家充满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凭借实力和品质一次次“出圈”。   

  

  最近,“低调”的白象频频被推上热搜,默默付出的产品正在被网友野蛮消费,这一切都源于白象的“社会责任感”和“匠心精神”。   

  

  食安事件中的优秀表现,无疑为其国货之光的地位再加上一层BUFF。当然,热衷公益的踏实并非这个品牌深藏功与名的全部秘密。   

  

  随着潘白象的崛起,我们可以体会到国内老牌品牌更为温和的品牌态度,这也给外界带来了全新的品牌思维视角。   

  

     

  

  说起白象,国内方便面四大巨头之一,也是20多年的老品牌了,一直以来不温不火的它,会让很多小伙伴的记忆回到童年时代了。   

  

  其实说它是“四大巨头”,有那么点格格不入。   

  

  它没有任何广告,现在的超市货架上也很少看到它的产品。甚至很多人认为它已经退出市场,只停留在80、90年代的记忆里。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白象是方便面四巨头中唯一拒绝日资入股的企业,哪怕后来被挤兑的难以立足,白象的脊梁也未曾向日本资本弯下过。   

  

  此外,他们积极捐赠慈善款项,最令人感动的是,他们一直致力于帮助残疾人。   

  

  据报道显示山东济宁的白象食品公司在职残疾职工237人,占比30.15%;湖南分公司共有485名员工,安排残疾员工一共117人就业。   

  

     

  

  在白象,这群“特殊职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自强员工”。   

  

  在如今这个满满“996福报”的年代下,像这样大规模地招收残疾员工入职,让他们都享受到与正常员工同等待遇,但享受着“额外”的关怀和照顾的公司,不只是少这么简单,这其中还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担当!   

  

  白象每一次灾难都要捐款,抗疫期间捐了10多万份食物,300万元;   

  

  2021年,河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作为河南本土企业,白象也第一时间安排了救灾捐赠。它几乎“掏空”仓库向各灾区捐赠急需的方便面,并向灾区派出救援队。之后又默默捐了500万。   

  

     

  

  白象食品的董事长还专门发了一个通知,自己的企业不准用救灾来宣传企业。   

  

     

  

  2021年的一场疫情、一次暴雨,2022年的一场残奥会、一次315,让白象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   

  

     

  

  白象,又着火了!   

  

  连日来,“315”爆发的“土坑酸菜”让方便面行业陷入黑暗时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然而与众不同的是,针对插旗菜业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卫生不达标等问题,白象食品在微博评论里霸气回应:一句话,没合作,放心吃,身正不怕影子斜。   

  

     

  

  漂亮,无愧于国货之光!随后白象再次登上微博热搜。   

  

  为什么要说“又来了”?因为这已经不是白象今年第一次上热搜了。   

  

  冬残奥会期间,白象因为就业登上热搜。对此,白象关伟说:“所有大象该做的,我只想认真做我自己。”   

  

  许多网友纷纷表示:“给我整破防了!”被怒赞的白象也喜提“国货方便面之光”的称号。   

  

     

  

  白象的突然走红,成为继红星鸿星尔克、蜂花之后的又一个“野耗”国产品牌。   

  

  随后,白象销量和店铺粉丝暴涨,直播间被碾压。   

,仓库的存量全部给买光。

  

有数据显示,冬残奥会期间,白象官方店的粉丝暴涨了三百万,白象的产品在某电商平台上销量暴涨近200%,在某直播电商里,订单额最高日增长幅度达650%。

  

更可贵的是,面对网友们的“野性消费”,白象发出一则倡导理性消费的发货公告表示:“山河明朗,人间值得,五星闪耀,皆是中国。”人情味儿十足。

  

  

如果说对残障人士的关怀获得大众的赞扬,那么白象拒绝日资入股、暴雨救灾捐款500万元则彻底点燃了大众对民族品牌的爱国情感,“国货之光”的评价让沉寂多年的白象再度回归大众视野。

  

就是这样满身光环的白象,这个曾经市场份额高达17%的方便面巨头,如今在一二线城市线下商超已经难见踪影,市场份额也一路暴跌,仅剩7%。

  

白象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白象为何拒绝日企投资?为何有如此多的残疾员工?这样的企业,为何市场份额却连年下跌?

  

  

白象老板姚忠良不会想到,自己率领的几乎已经“小众化”的白象方便面,有一天会用这种方式卷土重来。

  

  

一提到泡面,我们第一时间想起的是统一和康师傅这两家巨头的当下,作为国内泡面头部品牌中唯一一家拒绝日资入股的白象,是如何逐渐发展起来的?

  

1996年,还在粮食局工作的姚忠良被领导赋予重任,接手一家濒临倒闭的面厂,这家面厂就是白象。姚忠良临危受命,仅考察了1个月,就看清楚了问题本质。然后1997年他就重组了面厂,更名白象食品有限公司。

  

2003年,白象食品迎来发展高峰期。彼时,白象开发出国内第一款骨汤方便面品类产品“1元大骨面”,上市8个月销量达6000万包。

  

凭借这一碗“大骨面”, 白象成功跻身中国方便面行业的头部公司,和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成为红极一时的方便面“四大天王”。

  

  

可是2008年的时候呢,健康饮食的概念,突然是风靡全国,油炸方便面就成为了典型的反面教材,甚至被认为是垃圾食品。

  

这使得整个方便面行业都受到重创。

  

更让人绝望的是,白象还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同行竞对纷纷被日资入股。

  

早在1999年时,日本三洋食品株式会社就已经拥有康师傅33.18%的股份;2008年,统一集团也开始同日资企业展开合作;2004年,日清食品出资15.54亿元与华龙面业(今麦郎的前身)合资成立世界最大制面企业——中日合资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不过,两家合作10年后分道扬镳。

  

  

4家方便面巨头,3家都有日资背景,只有白象集团,宁愿饿死,也不接受日资入股,这也让白象成为了方便面四巨头中唯一一家正宗的民族品牌!

  

  

在资本的加持下,统一、康师傅等进入中国内地后高歌猛进,本土品牌则节节败退。

  

2002到2012年的十年间,本土方便面企业由800多家减至80多家,其中包括当年风行一时的龙丰。

  

而白象,则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其实,当年白象也受到了日资的关注,但多次拒绝。

  

在多次的商谈当中呢,是次次把日资拒之门外,结果就是只有退守到三四线的小城市,成为一名无名小卒。

  

2020年方便食品大会数据显示康师傅、统一、今麦郎的销售额分别占46%、15%、 11%。白象只占到了7%!

  

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变得更强大!

  

所有人都认为白象已经“黄了”,可白象不仅好好地活着,还一次次在社会公益事业上默默地付出着,也终于迎来了回报。

  

白象,一个良心民族品牌,在了解了白象背后的故事后,网友们更是开始自来水式疯狂安利白象,野性消费。誓将这个有骨气、有担当、有情怀的国货品牌力挺到底!

  

为众人抱薪者,众人自然也不会让你冻毙于风雪。

  

白象,是这家企业为国人守住了方便面的底线,拒绝日资的同时,还尽其所能招收更多的残障人士,一直积极帮助残疾人就业,甚至这家企业三分之一的员工都是残疾人......白象方便面到底有多良心,正如他发布的公告一样山河辽阔,人间烟火,月光所照,皆是中国,铁骨铮铮,白象方便面,必须为他点赞!

  

其实,无论是鸿星尔克,还是白象方便面,在老百姓的心声里,我们始终需要这种有社会责任担当,有家国情怀,同时又价格实惠亲民的良心企业,只要大家有这份向往,国产品牌就依然有市场。

  

同时,祝愿像白象这样的中国良心企业,都能趁势抓住机会、奋然向上,潜心发展产品,被更多人看到!

  

参考资料:

  

《“爆红”的白象,卖不动的方便面》,钛媒体App

  

《老坛酸菜引爆315后,白象再次出圈?》,IPRdaily

  

《白象,一个良心民族品牌的营销复盘》,品牌深度观察

  

《唯一拒绝日资收购的企业,白象何以沦落至此?》,三川纵横

  

《白象又双叒上热搜!产量居全国第一的河南方便面到底有多强》,大河财立方

免费咨询
免费获取加盟资料